浅谈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3年04月15日  
     
浅谈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汪清县民政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建设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力军。鉴于当前许多青壮年和能人外出打工,农村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的现象,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独特作用不可忽视。近年来,我县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虽然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相当一部分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已初步显示出其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
一、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汪清县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坚持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加大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力度,现有已经注册的农村专业协会有68个;其中:县级农协7个、乡镇级农协18个、村级农协43个。按类划分:种植类有17个、养殖类10个、农机类4个、菌类生产6个、扶贫互助社31个;还有备案的草根农协有30个。全部共计98个。这些协会已经成为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够起到的主要作用
第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化升级。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应将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并将有关信息、技术和经验不断推广到农民中去,发展规模经营,真正解决农民信息难找、门路难寻、技术难懂、产品难销的问题,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及时为农户提供产销形势,供求动态,价格行情,市场预测等相关信息,并组织农户技术培训,请专家讲座,在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让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县的天桥岭镇青沟子村食用菌协会在产业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该村有98%村民种植木耳,本村的所有菌农全部为该协会的会员,协会本着:紧紧围绕食用菌产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的自身优势,以带动全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为目标,为食用菌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经过不断的努力使该村的食用菌产业走上了一条以协会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到外地考察和聘请专家把先进的生产工艺引入到天桥岭,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桥岭特色的黑木耳生产技术体系。几年来共聘请外地食用菌专家15余人次来讲课,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20余期,受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菌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多年来,该村以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食用菌产业为主,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木耳生产专业村,人均纯收入也跃居全镇前矛,村民在欣喜之余,念念不忘的是食用菌协会,正是因为协会的成立,使该村的木耳产业步入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实现了技术更新,产业升级,去年成为创产值百万元先进村,该协会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第二,增强农产生产的规模效益,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专业协会通过提供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的技术和信息服务,把专业大户与般专业户、农户联结起来,一户带动一村一组,推动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增强规模效益,加速农民走向市场,进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进程。
我县朝阳人参种植协会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技术帮扶、资金支持、市场共享等措施和办法使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协会吸纳新会员 38 户,新增种植面积460 亩,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立起了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树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高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把群众聚在产业链上。针对会员专业技术知识贫乏的问题,建立了协会培训基地,邀请专家、学者授课;针对会员发展意识薄弱的问题,全面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做好种苗培育调引、生产指导监控、产品包装销售及专营特许权招标、商标使用、品牌维护等各项工作。朝阳人参种植专业协会的建设,为汪清县人参产业的进一展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增强农民互助合作的意识及市场意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把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可以使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各协会必须组织一支供销队伍,奔波于城乡各地,活跃在流通领域,以解决农民进入市场时的买难卖难问题,达到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避免市场波动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目的。
我县罗子沟镇葵花籽协会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发展葵花籽产业,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协会发放各种资料1万余份,聘请专家讲课,协会广泛搜集市场信息,为会员提供相应的市场供求信息,协会通过广播,网络等有效的途径获取大量的市场信息,及时组织会员选准市场畅销的和适合本地种植品种。协会就像一条纽带,一手牵着农户,一边拉着市场,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他们从上级有关部门争取100万资金新建葵花籽市场,使得农民不出村产品全外销。目前,该协会有3000多公顷葵花籽生产基地,年产2400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协会成员由2003年的30人发展到目前已达500人。为了更好地发挥葵花籽协会的作用,搞好全镇葵花籽产业,葵花籽协会积极争取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建设了占地20,000万平方米的晾晒场地,有效地促进葵花籽产业的发展。葵花籽协会在葵花籽晾晒场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上报罗子沟镇葵花籽交易市场项目,在协会的积极推动下,投资65万元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集晾晒、洽谈、储藏、交易于一体的罗子沟镇葵花籽交易市场,建设10个占地1,000平方米仓库,洽谈室100平方米、接待室60平方米,休息室80平方米,精选设备1套。成为延边地区最大的葵花籽综合交易市场,为了更好地促进葵花籽的销售,葵花籽协会又积极争取招商项目,由浙江省何字集团投资168万元,在汪清县县城内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其中厂房1,000平方米的葵花籽炒货加工厂,协会积极向会员提供市场信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保障了葵花籽的销售渠道。协会也培养了一批经纪人,真正发挥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作用,增加了会员收入。
     第四,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把农村的土专家集聚一堂,依托科技部门联系农户,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以增强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幅度,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到户,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同时,通过技术上的帮带,物质上的帮助,资金上的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无疑将会开辟依靠科技造血的扶贫新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我县复兴镇食用菌生产协会带动全村50.9%的村民种植木耳生产木耳200多万袋,净产值达150万元,仅木耳一项,农户均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他们打造适应本地木耳标准化示范园区,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国家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为村里的木耳生产奠定了基础,成为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村民提起食用菌生产协会都会竖起大姆指。真正起到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还有我县东光镇北丰里村烟叶协会,是在我县的老烟叶基地诞生的。烟叶种植面积35公顷,多年来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高烟叶生产,为了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提高烟农的积极性,协会积极争取向县财政争取70多万元资金,盖了22座电烤房和一座蓄水池,建立了一个能提供150多公顷种苗的育苗大棚,解决了烟农烟叶生产中一些烤烟难的问题,自从成立协会以后,在协会的带动下,北丰里村的烟叶面积逐年增加,全村种植烟叶平均每公顷突破了3.7万元,去年实现产值122万元。
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一种新型组织,无论是农民、还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起者,甚至少数领导,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意义、作用以及发展前景的认识还不是十分到位。一是现阶段的农民,有依靠组织的习惯,在合作时只能赢不能输,也就是说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这样给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二是有的专业大户和能人缺乏奉献精神,对领头组建农村经济协会顾虑重重,怕操心费力,担心泄露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怕同行多了抢自己的饭碗;有的即便勉强牵头成立了协会,也因其缺乏扎扎实实扑下身子为会员办实事的精神,一心忙于自己的生意,使协会缺乏凝聚力和生机。
第二、规范化程度不高。从我县目前现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有的是经济合同型的订单合作,有的是服务型合作,还有的是政府领办型的合作,都不尽完善。其次,从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作程序看,真正按照程序规范运作的还不是很多,对各类发起者来说,由于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规范操作,习惯于少数人说了算,不能取信于组织内的成员;对广大会员来说,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还不高,主动性还不够,忽视自身权利的行使。
第三、规模小,能力弱。目前我县多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存在会员人数少、缺资金、缺场所、缺专职人员的现象,协会综合实力差,难以起到带动一方的作用,少数甚至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有的存在好则合、遇险则散的临时观念,一旦遇到风险挫折,就难以应对和维持。
第四、政府介入的力度难以把握。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应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但在成立初期,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介入和牵头往往很难成立起来。因此,许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负责人由县有关部门或乡镇领导担任,由于自身工作任务重,很难顾及协会的工作,造成有的协会成立时轰轰烈烈,成立后就冷冷清清。因此政府何时该介入、何时该退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五、部门协调不够。一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成立,往往要牵涉到多个部门,但各个部门往往只强调自身的重要性,存在各抓各的现象。因此,在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方面标准不同、界定不一,由于部门之间不够一致,说法和要求各不相同,所以目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虽有了一定的数量,但质量存在差异。
四、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在以往的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登记与监督上,在新形势下,仅仅抓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积极发挥协调作用,配合业务主管部门及各农村经济专业协会,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理顺关系,优化环境。首先,加大对农村经济专业协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向县里汇报农协的实际情况,主动同业务主管部门联系,征求意见,取得县领导的支持。其次,在管理工作上,各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先审批,先组建,再由我们民政部门予以集中审批登记或备案。积极配合乡镇成立产业社团,优先给其办理手续,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各农村经济专业协会吸收科技人员和一大批农民致富能手参加,不断发挥协会的科技带动和示范作用,紧跟市场改革的步伐,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从而为不断开创我县农村经济专业协会工作的新局面。

(编辑:admin)
 
上一篇:大力促进社会组织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下一篇:突出维权服务 促进纳税遵从
 
安图县社会组织网    主办单位:安图县民政局
地址:安图县明月镇龙安路42号
技术维护:延边云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管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间组织管理局
工作时间: 冬令时 周一至周五 8:30-12:00 13:00-16:30
           夏令时 周一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
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2005812号-1
承办:安图县社会组织联合会
邮编:133600
电话:0433-2537399
电话:0433-5822558
版权所有
E-mail:ybshzzxx@163.com
        ybzshzzgl@126.com
社会组织QQ:257233226
监督投诉:0433-5822558